當前位置:首頁 > - 文章中心 > - 新聞中心 |
北有澤州鐵壺 南有宜興紫砂 雷晉峰讓晉城鐵藝重現輝煌
|
發布時間:2022/2/23 15:19:12 來源:山西新聞網 瀏覽次數:1668 |
雷晉峰是晉城市人才協會的聯合發起人、副會長,一位熱衷于玩鐵的“80后”,澤州鐵藝文化的傳承人、青年創業者,晉城市城區九屆、十屆政協委員、晉城市第四屆青聯常委、晉城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。
2020年8月27日,由省人社廳、省發改委、省科技廳、團省委等多部門聯合主辦的“第四屆‘中國創翼’創業創新大賽山西選拔賽暨2020年山西省星火項目創業大賽”在太原落下帷幕,“晉藝坊全國連鎖項目”從全省1315個項目中脫穎而出,歷經初賽、復賽、決賽三輪的比拼,斬獲了全省一等獎的殊榮。全程參加本次大賽的路演者就是晉藝坊項目負責人雷晉峰。
晉城有發達的冶煉業,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盛行冶煉。明清時期“九頭十八匠”聞名全國,澤州鐵壺名揚天下,隨著晉商的萬里茶道北上內蒙古,西去甘肅,南下廣東,遠銷東南亞。當時每戶人家都有把老鐵壺,常年放在灶臺上燒水煮茶,時間久了壺面形成了自然的保護膜,看上去油黑發亮,古色古香,它成為百姓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皿。
“叮當,叮當!”那時的澤州村落,每天清晨,風箱拉起,火苗升騰,打鐵聲斷斷續續。這種傳統的鐵匠鋪工作場景,對現代都市人似乎很陌生,但對雷晉峰來說,卻非常熟悉。
2005年大學畢業后,他先后在太原、北京打工。經過四年的打拼磨礪,他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,并且有了自己成熟的創業想法。2012年偶然的機會,他看到了央視一檔欄目《走遍中國》——《走進山西“九州針都”》。敏銳的商業嗅覺,讓他感覺到這里大有文章可做。因為在從事工藝禮品的三年中,他接觸過日本鐵壺,售價高達上萬元。這檔欄目瞬間喚醒了他兒時的記憶,小時候就見過外公鑄鐵壺。外公在爐場做鐵壺的場景如同放電影一般,在他腦海中一幀一幀回放。他激動不已,在那一刻他似乎尋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夢想。
2013年雷晉峰注冊晉城市晉藝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,并且把姥爺家的老字號“晉藝坊”注冊成了商標。他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,再創當年晉藝坊鐵器的輝煌。
雷晉峰走訪了原來有傳統鑄造歷史的老村落,拜訪了十多個有傳統手藝的老師傅。他學的是傳統鑄造技術,最終是要把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完美融合,打造適應現代生活美學需求的生活品,讓古老的冶鐵文化再次煥發新的活力。老鐵匠師傅們過去打的多是農具,而雷晉峰想要的是符合現代生活美學的實用品,而這些都需要重新開發和設計,還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,再次加工升級。
通過系統的市場調研,雷晉峰決定先從傳統的澤州鐵壺開始。他籌備資金,組建團隊,采訪學習,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征程。如今產品已更新升級至第四代,累計開發產品200余款,每年開發10余款,年銷售鐵壺2.9萬余把。公司自2015年以來積極開拓外地市場,特別是飲茶文化發達的省市,目前在廣東、福建、云南、浙江、重慶、北京等省市均有合作商。2016年晉藝坊積極開拓海外市場,作為晉城市特色產業,由省政府推薦參加中國一帶一路“山西品牌絲路行”,相繼在印尼、德國、泰國、南非、俄羅斯等國家進行推廣,深得海外華僑青睞。他親力親為,每年行程上萬公里,參加宣傳推廣活動100余場,足跡遍布全國各地,數年如一日,用腳步在丈量著自己的夢想。
2019年晉藝坊做產業規劃,雷晉峰提出“北有澤州鐵壺 南有宜興紫砂”的產業定位,在未來10年他要在晉城打造一流的鐵藝產業園區與中國鐵藝博物館,立志讓晉城冶鐵鑄造工藝重現輝煌。
|
推薦鐵藝產品 |
|
|